名字是一个人一生的印记,它承载了父母长辈的祝愿和寄托,它是美好生命的象征。一个好的名字,要通过批四柱、看五格、配三才、选组合等,才能够依据命主的先天所缺找到补益。好命配好名锦上添花;好命配坏名美中不足;坏命配好名雪中送炭;坏命配坏名实为火上浇油。
起名字既要兼顾“数理”和“命理格局、用神相神忌神”,又要考虑“生肖的属性生态特征”及“名字各字间组成的周易六爻搭配”,同时也要考虑“便于别人记忆”和“尽量减少重名”;最后还得考虑“名称的音韵平仄关系”和有无不好的谐音。八大因素缺一不可。
在起名过程中,须注意的是姓名的“谐音”。谐音是由汉字的一音多字现象造成的,如“李高洋”,别人听起来首先想到“李羔羊”;再如“秦士君”谐音“秦弑君”;再例:“靳元玉”谐音“进冤狱”;再例:“李奕”谐音“离异”等等。如果您稍作留心,在生活中一定发现很多谐音不好的例子。
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因为名字的谐音而倒霉的事情屡屡发生。
其中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原定的状元是吴情。因听起来像是“无情”。无情无义,怎么能做状元呢?于是只好撤换,吴情变做了自己名字的牺牲品。
无独有偶,永乐二十二年,殿试结果状元是孙曰恭,榜眼是邢宽。可是发榜时,邢宽成了状元,孙曰恭变成了第三名。原来曰、恭二字连在一起,像个暴字,永乐帝认为不详,便让他屈居第三。那么谁做状元呢?永乐帝觉得邢宽这个名字好,“邢”政宽和,必得人心,于是便让邢宽,取而代之。
清同治七年,江苏人王国钧殿试成绩优异,被初定为一甲。但慈禧太后觉得他的名字与“亡国君”谐音,太不吉利,便将他打入第三甲。
1904年是清朝政府最后一次殿试。头名状元叫朱汝珍。呈送到慈禧太后手上定夺,没想到出现问题了。慈禧太后凤颜凝重,继而大变,把试卷扔到一旁,谁也不知道为什么。原来她看到那个“珍”字,骤然想到珍妃,她的死敌,极为不悦。呈上第二名,叫刘春霖,春风化雨,甘露普降,顿时和颜悦色,予以录用。
大家还记得香港回归时,选拔的驻军司令员、政委吗?
香港驻军要彰显威武、正义,要体现威武之师、正义之师、文明之师,仁爱之师,司令员叫刘镇武,政委叫熊自仁,一文一武,天生一对,地配一双,自然天成。好名字让他俩踏上我国沦陷百年的土地,震撼华人,世界驰名,军人的荣耀,在和平年代得以彪炳史册。
因此,好名字向好向善引导,能够助事业成功。
名字的谐音影响命运,非常重要。
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